在高效液相色譜(HPLC)分析領域,
Kromasil分析柱憑借分離性能與穩定性,成為眾多科研人員和工業分析從業者的優選工具。其核心優勢源于獨特的填料特性與科學的分離原理,二者協同作用,為復雜樣品的精準分離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從填料特性來看,它的填料以高純度多孔硅膠為基質,這一選擇奠定了其出色性能的基礎。高純度硅膠能有效減少雜質帶來的次級相互作用,降低基線噪音,提高分析的準確性。同時,其多孔結構經過精密調控,孔徑分布均勻,通常在10-30nm之間,這種結構不僅能提供較大的比表面積(一般為100-300m²/g),為樣品組分的吸附與分配創造充足空間,還能確保流動相在填料顆粒間的均勻滲透,減少傳質阻力,提升分離效率。
在鍵合相方面,Kromasil分析柱展現出豐富的多樣性與優異的鍵合工藝。常見的鍵合相包括C18、C8、苯基、氨基、氰基等,滿足不同類型樣品的分離需求。以應用廣泛的C18鍵合相為例,其采用高密度鍵合技術,鍵合覆蓋率高且均勻,不僅增強了對非極性樣品組分的保留能力,還能有效抑制硅膠基質表面殘留硅羥基的活性,減少極性組分的拖尾現象,提高峰形對稱性。此外,鍵合相的穩定性強,在較寬的pH范圍(通常為2-8,部分特殊型號可拓展至1-12)和較高的柱溫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,延長了色譜柱的使用壽命。

顆粒特性也是分析柱填料的重要亮點。其填料顆粒多為球形,且粒徑分布狹窄(常見粒徑為3μm、5μm)。球形顆粒能使色譜柱床層填充更均勻,降低柱壓,同時減少流動相的渦流擴散,提升分離效率。此外,顆粒的機械強度高,能承受較高的柱壓,適應不同的色譜操作條件。
從分離原理來看,Kromasil分析柱主要基于吸附色譜、分配色譜等原理實現樣品組分的分離。以反相色譜中常用的C18鍵合相為例,當樣品溶液隨流動相(通常為水-有機溶劑混合體系)進入色譜柱后,非極性的樣品組分與C18鍵合相之間會產生疏水相互作用,而極性組分與流動相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強。由于不同組分的疏水性差異,它們在固定相(鍵合相)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不同。疏水性越強的組分,與C18鍵合相的相互作用越強,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時間越長;反之,疏水性較弱的組分保留時間較短。隨著流動相的持續沖洗,不同組分按照保留時間的差異依次從色譜柱中流出,從而實現分離。
對于正相色譜常用的氨基、氰基鍵合相或未鍵合的硅膠基質,其分離原理則以吸附作用為主。硅膠基質表面的硅羥基具有極性,能與樣品中的極性組分發生氫鍵吸附、dipole-dipole相互作用等。不同極性的樣品組分與硅羥基的吸附能力不同,吸附能力強的組分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時間長,反之則短,進而實現分離。